RBA 是什麼?為何全球企業關注責任商業聯盟與 ESG 責任?

RBA 是什麼?為何全球企業關注責任商業聯盟與 ESG 責任?
文章目錄

RBA(責任商業聯盟) 是全球企業推動職場人權與永續供應鏈的重要準則。許多品牌要求供應商通過 RBA VAP 稽核,內容涵蓋:勞工權益、健康安全、環境責任、道德經營與管理。
對台灣企業與外籍勞工制度而言,RBA 不只是合規門檻,更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RBA 是什麼?維護職場人權、打造永續發展的準則

RBA,全名為 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責任商業聯盟),前身是 2004 年由幾家國際電子品牌(包括 HP、Dell、IBM 等)聯合成立的 EICC(電子行業公民聯盟)

起初目的是為了解決電子產品供應鏈中出現的「童工、過勞、強迫勞動、工安意外」等問題。隨著供應鏈外包比例上升,品牌無法只靠自家內控,而需要整個上下游都遵守同樣標準,才能確保品牌聲譽與社會責任

於是RBA逐步擴展到 汽車、醫療、玩具、包裝、通訊設備等產業,目前已有超過 200 家企業成為正式會員,包括 Apple、Sony、Intel、Amazon 等國際品牌。

RBA是維護職場人權、打造永續發展的準則

RBA與供應鏈、移工、企業責任的關聯

RBA 不僅是一份標準,更是一種企業信任與永續合作的憑證。對國際品牌而言,供應商若無法通過 RBA 稽核,可能會被排除在供應鏈之外。因此,不只是工廠,連協力廠商、承攬商、人力仲介、甚至外籍移工來源地都必須遵循相關準則。

在實務上,RBA 要求:

  • 移工不得承擔就業相關費用(Zero Placement Fee)
  • 應有自由選擇工作的權利,不得強迫、限制行動
  • 宿舍與生活條件需符合基本人權與安全標準

這些規範直接改變了台灣仲介業、外籍移工聘僱流程、以及製造業對勞務外包的做法。例如,若企業想與 Apple 合作,必須確保其工廠(及其仲介)都符合 RBA 標準,否則將面臨「供應鏈移除風險」。

5大 RBA 核心目標

RBA(責任商業聯盟)為了協助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落實職場人權與永續經營,制定了一套明確的《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涵蓋五大核心面向。這些原則是企業評估供應商、進行 ESG 審核的重要依據。

5大 RBA 核心目標
企業執行 RBA 核心目標

1. 勞工權益保障

RBA 強調企業應尊重所有勞工的基本權利,並確保聘僱過程與工作條件符合人道原則。具體規範包括:

  • 不得使用童工
  • 不得強迫勞動、債役或拘禁式聘僱
  • 雇主不得扣留護照或限制勞工人身自由
  • 應提供公平的薪資、合理工時與休假權利
  • 禁止歧視與騷擾

這些條文特別針對移工、外籍勞工、傳產供應鏈常見的人權風險做出規範。企業若違反,將可能在 RBA 稽核中被扣分,影響供應鏈合作資格。

2. 健康與安全標準

RBA 要求企業必須確保員工在安全、衛生的環境下工作。這不僅包括工廠環境,也涵蓋宿舍、餐飲與緊急應變設施。重點包括:

  • 預防職業傷害與疾病
  • 提供防護設備與安全訓練
  • 設立應急應變機制(如火警疏散)
  • 提供乾淨飲水、適當衛生設施與通風設備

RBA 的這項目標,對於聘僱大量外籍工人、操作重型機械或化學物質的工廠尤其重要。

3. 環境責任與廢棄物處理

RBA 鼓勵企業實踐環境永續,並要求供應商積極管理環境風險。重點如下:

  • 符合法規處理工業廢水、廢氣與固體廢棄物
  • 推動節能減碳與資源回收
  • 減少有害化學品使用與排放
  • 執行環境管理制度(如 ISO 14001)

不只提升企業形象,也有助於達成 ESG 中「E(環境)」的永續目標。

4. 道德經營

RBA 明訂企業與供應商應誠信經營、依法守法。以下是核心道德要求:

  • 禁止任何形式的賄賂、回扣或不當利益輸送
  • 不得從事虛報帳、造假文件等舞弊行為
  • 尊重智慧財產權
  • 應保護吹哨者,避免報復
  • 按規定公開資訊(如營運實績、社會責任報告等)

這部分在國際貿易、跨國採購合作中尤其被嚴格檢視,也是許多品牌商選擇合作夥伴的重要指標。

5. 管理系統與稽核要求

為了確保上述準則能真正落實,RBA 要求企業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統與內部稽核機制,內容包含:

  • 建立政策與流程文件
  • 指派責任部門負責人權與永續管理
  • 定期進行風險評估與稽核(內部或第三方)
  • 對違規事項進行改善並追蹤成效
  • 教育訓練員工與承攬夥伴

企業若要通過 RBA VAP(Validated Assessment Program)稽核,這些管理制度是必要條件。

這五大核心目標構成了 RBA 行為準則的骨幹。企業若能落實,不僅能通過品牌與投資方的審查要求,更能真正改善職場環境、提升企業韌性,邁向真正的永續經營。

全球企業為何重視 RBA?ESG 責任的實踐工具

隨著全球永續發展趨勢興起,企業面臨的不只是營收與成長壓力,更要回應來自社會、投資人與消費者對「企業責任」的期待。

ESG(環境、社會、治理) 正是現代企業評估永續價值的三大面向,而 RBA(責任商業聯盟) 則是企業在供應鏈中具體落實 ESG 原則的行動準則。

ESG(環境、社會、治理) 正是現代企業評估永續價值的三大面向,而 RBA(責任商業聯盟) 則是企業在供應鏈中具體落實 ESG 原則的行動準則。

什麼是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的企業責任

ESG 是 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與 Governance(治理)的縮寫,原本是投資界用來評估企業非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現在已成為全球品牌與上市公司普遍遵守的永續評估架構。

面向包含內容
環境(E)能源使用、碳排放、廢棄物管理、氣候風險
社會(S)勞工權益、職場平等、多元包容、供應鏈人權
治理(G)公司內部治理、資訊透明、反貪腐、董事會組成

在企業落實 ESG 的過程中,最難控制的往往是供應鏈內部,尤其是外包製造、移工聘僱、協力廠商行為。這正是 RBA 發揮關鍵作用的地方。

ESG 中的「社會責任」如何與 RBA 對應

ESG 裡的 「S(社會)」面向,就是要求企業重視勞工權益、員工福祉、工作環境與人權議題。

RBA 的五大核心準則(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道德、管理)正好全面對應 ESG 的社會責任指標,特別是以下幾點:

  • 禁止童工與強迫勞動 → 人權保障
  • 合理工時與薪資 → 員工福祉
  • 零付費政策 → 供應鏈責任
  • 健康職場 → 勞工安全與關懷

換句話說,RBA 是 ESG 的實踐工具,尤其在企業需對供應鏈中「非直接僱用者」如移工、承攬工、外包勞力等負責時,RBA 就成為一套具體可執行的制度。

面對品牌、投資人、消費者的社會責任

企業之所以重視 RBA,不只是因為它代表一套道德標準,更是來自三大外部壓力的綜合作用:

1. 品牌客戶壓力

大型品牌(如 Apple、HP、Intel)會要求供應商通過 RBA 稽核,否則不得列入名單。供應鏈每一層都要合規,連外包勞工仲介、宿舍設施供應商也都可能被稽核。

2. 投資機構壓力

全球越來越多投資者、基金(如 ESG ETF)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會參考 ESG 評級與是否有落實人權責任。未通過 RBA、遭媒體揭露問題的企業常會面臨股價壓力

3. 消費者與社會觀感

現代消費者在意的不只是價格與功能,「產品是否來自公平與無壓迫的供應鏈」成為評估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社群與媒體放大效應下,一起勞工剝削事件可能重創品牌信任。

RBA 是讓企業在實踐 ESG 責任時,有據可循、可被稽核的制度化工具。在這個「供應鏈透明化」的時代,企業若無視職場人權與勞工權益,不只可能失去合作機會,更將面臨聲譽與永續經營的風險。

RBA 對台灣產業與外籍勞工制度的影響

RBA 責任商業聯盟在台灣的影響力逐年提升。由於台灣是全球重要的製造中心,尤其是電子與科技產業,供應鏈透明化的要求,使得企業不僅要自律,更必須確保外包廠商與外籍勞工聘僱制度都能符合 RBA 行為準則。

RBA 對台灣產業與外籍勞工制度的影響
RBA 推動移工「零付費」,將改變仲介收費模式

哪些產業影響最深?電子業、代工廠、加工業

台灣出口導向產業高度依賴國際品牌訂單,電子業、半導體代工、科技組裝廠與傳統加工業是最先受到 RBA 衝擊的產業。

這些產業多數在 Apple、Intel、Sony 等國際品牌的供應鏈名單中。品牌方會要求供應商符合 RBA 標準,否則合作關係可能中斷。因此,這些公司必須確保從生產線到人力供應的每一環節,都沒有違反人權或勞動規範。

供應鏈的 RBA 稽核與合規壓力

RBA 稽核(VAP,Validated Assessment Program)並不僅止於檢查工廠生產流程,還會延伸到:

  • 外包廠商的用工制度
  • 勞務派遣與仲介公司
  • 移工宿舍與生活環境

企業若要順利通過 RBA 稽核,不僅內部制度要合規,還必須確保合作的仲介公司與人力供應來源同樣遵循 RBA 標準。否則,即使工廠本身合格,仍可能因「用工不合規」被判定未達標準。

「Zero Placement Fee」與外籍勞工政策的挑戰

RBA 明定「Zero Placement Fee(零付費政策)」,也就是外籍勞工不應負擔來台工作的仲介費、簽證費、體檢費或機票等相關支出,應由雇主全額負擔。

這項規範挑戰了台灣長期存在的仲介收費模式。許多移工過去需要支付高額仲介費,往往背負債務來台工作。RBA 的零付費原則,直接要求企業與仲介重新分配聘僱成本,減少移工的經濟壓力,並改善其權益保障。

RBA 如何影響仲介與雇主的制度轉型

為了符合 RBA,雇主與仲介公司必須調整制度:

  • 仲介公司:減少或取消向移工收取的費用,轉向與雇主建立「服務費用透明化」的新合作模式。
  • 雇主:需承擔更多聘僱相關費用,並確保宿舍、伙食、健康照護與法律協助符合標準。
  • 雙方合作:共同提升資訊透明度,例如提供契約翻譯、公開費用明細、確保移工知情同意。

這些改變雖增加成本,但能幫助企業在國際供應鏈中保持競爭力,避免因違反 RBA 準則而失去合作機會。

企業未導入 RBA 的潛在經營風險

若台灣企業或仲介公司未能導入 RBA,可能面臨:

  1. 失去品牌合作:國際客戶(如 Apple、HP)會終止與不合規供應商的合作。
  2. 媒體與 NGO 揭露:一旦被揭露移工權益受侵害,容易引發輿論危機,影響品牌聲譽。
  3. 投資風險:未符合 RBA 的企業,可能被 ESG 投資人排除在投資名單之外。

RBA 對台灣產業的影響已不再只限於工廠生產流程,而是延伸到移工聘僱制度與仲介服務。在國際供應鏈趨勢下,零付費政策、供應鏈稽核與人權保障已成為企業能否持續合作的重要門檻。

企業若能積極導入 RBA,不僅能守住國際品牌的合作機會,也能提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形象與永續競爭力。

RBA 稽核申請流程

RBA 稽核申請流程

企業若要證明自己符合 RBA 行為準則,就必須通過 VAP(Validated Assessment Program,驗證性評估計畫)稽核。這是由 RBA 官方授權的第三方審核機構進行,結果會被記錄在 RBA 的線上平台,供品牌客戶查閱。

以下是 RBA VAP 稽核的申請流程

Step 1:註冊並提交申請

  • 企業必須先成為 RBA 成員,或由 RBA 成員品牌要求供應商接受稽核。
  • 在 RBA 平台(Online Responsible Sourcing Platform, ORSP)註冊帳號,填寫基本企業資料。
  • 提交稽核申請,選擇工廠、事業單位或服務據點作為稽核範圍。

Step 2:準備內部自我評估

  • 下載並完成 RBA SAQ 自我評估表
  • 問卷內容涵蓋:勞工政策、工時與薪資記錄、職安衛管理、環境保護措施、商業道德與合規制度。
  • 上傳文件至 ORSP,供稽核機構審閱。

Step 3:安排 VAP 第三方稽核

  • RBA 授權的第三方稽核機構(如 SGS、ELEVATE、Intertek)會進場檢查。
  • 稽核方式包含:文件審查、員工訪談、現場檢查、管理階層面談。
  • 稽核通常需要 2~5 天,視工廠規模與複雜度而定。

Step 4:取得稽核報告與結果評級

  • 稽核完成後,企業會收到報告,評級分為:
    • Platinum(白金):一年內無重大不符合
    • Gold(金級):一年內符合大部分準則
    • Silver(銀級):有部分改進需求
    • Bronze(銅級):需要立即改善
  • 所有稽核結果會上傳至 RBA 平台,品牌客戶可查詢。

Step 5:改善計畫與後續追蹤

  • 若有不符合項目,企業必須提交 Corrective Action Plan(CAP,改善計畫)
  • 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改善並提交證明,否則會影響後續合作。

RBA 稽核申請應備文件

RBA 面向必備文件檢查目的
勞工(Labor)– 員工花名冊(含國籍、年齡、聘僱方式)- 勞動契約副本- 工時紀錄、薪資單、加班紀錄- 招聘與仲介收費紀錄(Zero Placement Fee)- 反歧視政策、申訴管道確認是否有童工、強迫勞動、過度工時,以及聘僱過程是否透明合法
健康與安全(Health & Safety)– 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職災與工安事故紀錄- 員工安全培訓資料- 緊急應變計畫(疏散演練紀錄)- 宿舍檢查報告- 衛生設施與飲水紀錄確保工作與居住環境安全,避免工安事故與健康風險
環境(Environment)– 廢水、廢氣、廢棄物排放紀錄- 環境監測數據(噪音、空汙等)- 危險物質清單與處理程序- 節能減碳計畫- ISO 14001 等環境管理系統文件驗證企業是否符合環境法規,並推動節能減碳與永續經營
道德經營(Ethics)– 商業道德政策(反賄賂、反舞弊)- 舉報制度與匿名檢舉管道- 財務與合約紀錄保存制度- 反貪腐培訓紀錄- 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確保公司誠信經營,避免賄賂、舞弊與不當交易
管理體系(Management System)– CSR/ESG 政策文件- 公司組織架構與責任分工- 自我評估問卷(SAQ)- 內部稽核報告與改善計畫(CAP)- 員工教育訓練手冊- 管理審查會議紀錄確保公司有制度化管理與持續改善機制,並符合 RBA 要求
RBA 稽核申請應備文件

RBA 稽核重點

在 VAP 稽核過程中,稽核員會特別關注以下重點:

  1. 勞工權益
    • 是否存在強迫勞動、扣留護照
    • 是否雇用童工
    • 工時與薪資是否符合規定
  2. 健康與安全
    • 工廠是否有安全隱患(火災通道、設備防護)
    • 是否提供 PPE(個人防護設備)
    • 宿舍與膳食條件是否符合基本人權
  3. 環境責任
    • 廢水、廢氣、廢棄物是否符合法規處理
    • 是否有能源節約與減排措施
  4. 商業道德
    • 是否存在賄賂、舞弊、造假帳目
    • 是否保護吹哨者
  5. 管理體系
    • 是否有負責人權與合規的部門
    • 是否建立內部稽核與改善機制
    • 是否對員工與外包商進行培訓

RBA VAP 稽核是一套完整的第三方驗證流程,企業必須在勞工權益、環境、職安衛與商業道德上達到標準。

RBA 責任商業聯盟常見問題

RBA 是什麼?

RBA(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責任商業聯盟)是一個國際組織,主要針對供應鏈中的 勞工權益、職場安全、環境責任、道德經營與管理體系 設定行為準則。品牌客戶會要求供應商符合 RBA,否則可能無法繼續合作。

RBA 與 ESG 有什麼關係?

RBA 是企業落實 ESG 責任的具體工具之一,特別是 S(社會)責任面向,例如保障勞工人權、禁止童工與強迫勞動、確保零付費聘僱政策。簡單來說,ESG 是方向,RBA 是方法

哪些產業需要遵循 RBA?

最早是 電子與科技產業(例如 Apple、Intel、HP 的供應鏈)開始要求 RBA,現在已擴展到 代工業、汽車產業、醫療設備、包裝加工業 等。凡是國際品牌供應鏈的一環,都可能需要遵循 RBA。

RBA 稽核是什麼?VAP 稽核要怎麼申請?

RBA 稽核指的是 VAP(Validated Assessment Program),由 RBA 授權的第三方機構進行,內容涵蓋文件審查、員工訪談與現場檢查。企業必須先完成 SAQ(自我評估問卷),再由第三方進場稽核,並取得報告與評級。

「Zero Placement Fee」是什麼?

「零付費政策」是 RBA 的一大核心要求,意指 外籍勞工不應支付任何就業相關費用(例如仲介費、簽證費、體檢費、機票等),這些費用必須由雇主負擔。此規範直接影響台灣仲介與雇主的聘僱制度。

如果企業沒有遵循 RBA,會有什麼後果?

➤ 可能失去國際品牌合作機會,被排除在供應鏈之外
➤ 被 NGO 或媒體揭露,造成聲譽危機
➤ 投資機構可能將其排除在 ESG 投資組合之外
➤ 勞工或移工可能提起申訴,導致法律風險

一般消費者為什麼要關心 RBA?

因為你購買的產品,可能涉及移工剝削或環境污染。RBA 的目的就是確保你買到的商品不是建立在勞工犧牲或環境破壞之上。換句話說,選擇支持符合 RBA 的品牌,就是支持更公平的供應鏈。

總結:RBA是企業實踐 ESG 與永續的核心工具

RBA(責任商業聯盟)已經成為全球企業實踐 職場人權、勞工保障與 ESG 責任的重要工具。它的五大核心目標 —— 勞工權益、健康與安全、環境責任、道德經營與管理體系 —— 不僅是供應鏈的合規基礎,更是國際品牌衡量合作夥伴的重要門檻。

在台灣,RBA 的影響已經延伸至 電子業、代工業與加工出口產業,甚至直接牽動 外籍勞工與仲介制度。從「零付費政策」到供應鏈稽核,企業與仲介都必須調整做法,才能在國際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如果你正在尋找 專業的外籍移工仲介服務,歡迎諮詢 亞太人力仲介,協助您與勞工共同打造 安全、具競爭力、永續 的合作環境。

文章目錄